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台儿庄战役的时间和意义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抗日战争历史意义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台儿庄战役的历史意义是
台儿庄战役由民族英雄李宗仁、白崇禧、孙连仲、汤恩伯、张自忠、田镇南、关麟征、池峰城、王铭章等抗日将领指挥。打下的漂亮战役,你知道它对历史上造成的意义是什么吗?下面由我给大家整理了台儿庄战役的历史意义是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台儿庄战役的历史意义
(一)台儿庄战役的结局,是日军战役进攻中的一次败退。这对于日军侵华战争以来尚属首次。对日军来说,这不仅是在兵力数量上的损失,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挫败。“大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破灭了。日军《步兵第10联队战斗详报》载文称对台儿庄战役评价到:“不识他人,徒自安于自我陶醉,为国军计,更应以此为慎戒”。
(二)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在政治上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鼓舞了抗日军队的士气,用胜利的事实证明了“亡国论”是没有根据的。而李宗仁更是以偏师弱旅战胜骄狂不可一世之日寇强敌,更说明了只要众志成城、精诚团结、拼死抵抗、艰苦奋战中国人民就是不可战胜的。
(三)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改变了国际上对中日战争前途的看法。抗战爆发以来,国际上对中国抗战的前途大多抱悲观的看法。台儿庄战役胜利的消息传出,有的国家甚至不敢相信。1938年4月9日路透社电讯说;“英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线之战局极为注意,最初中国军队获胜之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现在证明日军溃败之讯确为事实。”所以,英国报刊发表了赞扬此战中国胜利的评论。显然,这次胜利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并为争取外援增添了有利条件。
台儿庄战役战役背景
全局背景
日本侵略军1937年12月13日和27日相继占领南京、济南后,决定以南京、济南为基地,从南北两端沿津浦铁路夹击徐州。
按原定作战方案,徐州以北保卫战,由第5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3集团军总司令韩复榘指挥,岂知驻扎山东的韩复榘,大敌当前,还为保存实力打小算盘。1937年12月23日,日军一部攻陷归仁镇后,韩复榘未战而走,造成了严重后果。27日,济南失守,日军由博山、莱芜进攻泰安。1938年1月1日,泰安落入日军北方军第2军矶谷廉介之手。韩复榘连连丧池失地,致北段津浦路正面大门洞开,使日军得以沿线长驱直入,给徐州会战投下阴影。李宗仁屡屡严电韩复榘夺回泰安,并以此为根据地阻截南下之敌。韩复榘对李宗仁的命令置若罔闻,一错再错。为此,韩遭到蒋介石枪毙的处置,由孙桐萱代任其职。韩复榘的不战自退,非但使中国军队失去了黄河天险,更将济南、泰安等地拱手让敌,其后果之恶劣,实难形容。他也因此成为在抗战中第一个被处决高级将领。
地理背景
台儿庄地处苏鲁交界,位于枣庄南部,地处徐州东北30公里的大运河北岸,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区驻地)至赵墩的铁路支线上,北连津浦路,南接陇海线,西面毗邻南四湖,为山东南大门、徐州之门户,乃是南下徐州的最后一道屏障,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横贯全境,自古是南北漕运枢纽,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历史上为兵家必争之地,是日军夹击徐州的首争之地。
台儿庄战役战役结果
台儿庄战役,历经月余,中国军队毙伤日军11984人,俘虏719人,缴获大炮31门,装甲车11辆,大小战车8辆,轻重机枪1000余挺,步枪10000余支。中共《新华日报》1938年4月7日、8日报道称:歼敌万余人,坦克车被击毁30余辆,缴获大炮70余门,战车40余辆,装甲车70余辆,汽车 100余辆。日方数据为第5、第10师团合计伤亡11984名,其中第五师团2月20日至5月10日共战死1281人,受伤5478人,第十师团3月14日至5月12日战死1088人,受伤4137人。此数据源自1938年6月,日本华北方面军参谋部第三课对台儿庄战役前后日军伤亡的一个统计。
史界如孔蕴浩先生认同《新华日报》数据,认为台儿庄一战中方“取得歼敌万余人的战果”,而整个鲁南地区,“日军死亡的人数超过16000人”。[23]
1938年4月,蒋中正下达宣传政策纲要,李宗仁下达训令:“因为日军在山东省南部中部及江南地区再三惨败,日本国内有政变的迹象,并且引起强烈的反战思想。对苏俄关系亦恶化,致不能动用中俄国境之日军,……日军不顾将来的利害,企图急遽整理补充河北、山西、
山东、江南战线疲惫兵力,并尽力谋求挽回山东省南部的颓势。因此我国忠勇战士,应深深认识敌军目前正在困境中,全军须协力一致完成其任务,以求最大的战果,为民族独立及抗战大使命尽全力。”
1938年5月10日,国民政府授予汤恩伯、孙连仲青天白日勋章。5月31日,国民政府行政院议会通过决议,颁给田镇南、冯安邦、黄樵松、张金照、池峰城、吴鹏举等人青天白日勋章。
台儿庄战役的时间、地点、交战双方、原因、经过、意义
一、时间:
一般认为从1938年3月16日开始至4月15日结束。
二、地点:
台儿庄。台儿庄地处苏鲁交界,位于枣庄南部,地处徐州东北30公里的大运河北岸,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区驻地)至赵墩的铁路支线上,北连津浦路,南接陇海线,西面毗邻南四湖,为山东南大门、徐州之门户,战略位置重要。
三、交战双方:
国民革命军和日军,双方的兵力分别为29万和5万,战争过后的伤亡情况分别是5万多和2万多。
四、原因:
日本帝国主义在1931年的时候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后来经过6年他们又发动了卢沟桥事变。开始了全面的侵华。日军占领了南京、济南,后来又决定进攻徐州。台儿庄是一个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的地方,日本为了夹击徐州,台儿庄便成了第一部需要争夺的地方,于是他们开始向台儿庄进攻。
五、经过:
日本侵略军自从占领了中国一些领土后,开始了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企图占领更多的土地,当时的台儿庄就是他们夹击徐州的重要战略地。
台儿庄战役的组成部分有很多,分别是在滕县战斗、在临沂的附近战斗、台儿庄战斗、日军的击退、中国的追击等几部分。在台儿庄战役作战之前中日两军进行了池淮阻击战,虽然在战役中中国军队没有把日本侵略军全部的击退,可是使日本侵略军损失惨重。
日军当时的武器十分高级,在攻克了滕县之后,日军通过飞机的掩护集中了4万人的,与坦克、大炮等作战武器一起向台儿庄开始了猛烈的攻击,妄想将徐州一举拿下。在大炮、飞机、坦克的强烈攻打下国军开始了反击。
中国的空军派出了27驾飞机对日军的阵地进行了炮轰,在国军不断地努力下日军在战斗中越来越差,在4月7号凌晨的时候,中国的军队吹响了反击的号角,这使得一直只能防守遭到攻击的战士们精神抖擞,双方在台儿庄进行了血战。
六、意义:
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坚定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信心。这次战役鼓舞了全民族的士气,改变了国际视听,消灭了日本侵略者的威风,歼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
此次大捷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以来,继长城战役、平型关大捷等战役后,中国人民取得的又一次胜利,是抗日战争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也是徐州会战中国民革命军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
台儿庄战役的历史意义
台儿庄战役的历史意义是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改变了国际上对中日战争前途的看法,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台儿庄战役的结局,说明了日军并不是不可战胜的。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来,日军在华北和华中地区均受到了中国军队的抵抗,而且还在平型关地区遭受了八路军歼灭1000多人的败迹,但总的说进攻是顺利的。这次台儿庄战役,日军两个精锐师团的主力一部却在中国军队的包围攻击下,仓皇败退,溃逃时重武器、军用物资和士兵的尸体大量遗弃在战场上。
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在政治上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鼓舞了抗日军队的士气,用胜利的事实证明了亡国论是没有根据的。在军事上取得了消灭日军一万余人的胜利,达到了消耗日军兵力的目的。这些都是有利于抗战持久战的总方针实现的。
台儿庄战役的介绍
台儿庄大捷是指在抗日战争中发生在台儿庄及其附近的战役,该战役由临沂大战、滕县战斗、台儿庄战斗等部分组成,台儿庄战役的历史意义是中国军队在全面抗战爆发以来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上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
1938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中国军队运用阵地战同运动战相结合的战法,在台儿庄地区对孤军深入的日军第十师团濑谷支队和前来增援的第五师团坂本支队,进行英勇顽强的阻击和外线迂回包围。
关于台儿庄战役的时间和意义,抗日战争历史意义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