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鲳鱼和斗鲳鱼的区别(斗昌鱼与其昌鱼的区别)

一、银鲳鱼、白鲳鱼、鲳鱼、平鱼是一种鱼吗如何区分

简单来说,鲳鱼是一个大的类别,银鲳鱼是隶属于这个类别下的其中一种种类,白鲳、平鱼等都是银鲳鱼的别称。

鲳鱼是什么鱼?所谓鲳鱼,是属于鲈形目、鲳科的鱼类,它的体型呈短、高、扁的特点,大致是菱形的样子。

鲳鱼是我们经常能看到、吃到的一种海鱼,它的分布很广,在印度洋、太平洋西部都有,我国东海、南海也有大量鲳鱼。鲳鱼的营养价值也很丰富,除了海鱼常见的DHA之外,鲳鱼还具有丰富的蛋白质,而且比较低的脂肪含量,每100克鲳鱼含有15.6蛋白质以及6.6克脂肪,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好的数值了。从肉质上来看,鲳鱼的肉质很细嫩,而且鱼刺很少,对于老人和小孩来说特别合适。此外,经常食用鲳鱼,对于消化不良、贫血。筋骨酸痛等症状,有比较好的缓解效果。

银鲳是什么鱼?鲳鱼有很多具体的类别,包括银鲳、金鲳、红鲳、灰鲳等等,不同类别的鲳鱼,在外形和味道上都有细微的差别。

银鲳鱼,别名白鲳、平鱼,它是鲳鱼的其中一种,也是最为常见的一种鲳鱼类型,它的特点就是全身银白,体型较小,肉质细腻。

相比于其他种类的鲳鱼,银鲳是比较“金贵”的,不论是在价格上还是口感上,银鲳都是鲳鱼里的佼佼者。这是因为,银鲳基本都是野生的,目前没有实现人工养殖。而且银鲳除了中间的脊椎骨之外,全身上下几乎没有其他鱼刺,肉质格外细嫩。对于银鲳来说,最简单的烹饪方法就是清蒸。由于银鲳本身有过硬的品质,只要简单的清蒸,就能完全凸显出它的鲜美味道,哪怕是厨艺小白也能轻松驾驭。

大家是不是搞清楚银鲳、白鲳、鲳鱼、平鱼的区别了呢?这里要建议大家,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如果想买鲳鱼吃的话,最好还是购买银鲳,做法简单又好吃!

二、鲳鱼和银鲳鱼有什么区别

1、金鲳鱼、银鲳鱼到底区别在哪呢?

2、金鲳和银鲳的价格差距是有的,银鲳的价格要比金鲳贵一些,其原因是银鲳自身就是一个对食材要求很“很高逼格”的鱼类,一般的食材看不到眼里,也不怎么爱吃东西,所以生长周期较长,市面上很难见到大个的一斤以上的银鲳鱼,金鲳鱼产量大,长得快一般市面上都可以达到1斤左右,但是银鲳鱼都是野生海捕的,产量也比较小,生长周期需要两年才能长到半斤的个头,所以物以稀为贵加上野生的鱼类口感本身就胜于饲养的鱼类。

3、从鱼体的外表区别也是很大的,主要有三点,

4、第一点:金鲳比银鲳体积要宽,银鲳更像一个菱形。

5、第二点:金鲳背鳍上有硬刺,银鲳是光滑的。

6、第三点:金鲳排泄孔在身体中部,银鲳在身体中部的前面。

7、这两种鲳鱼在口感上有很大的区别,银鲳鱼在海里生存比较懒散,所以肉质要比金鲳鱼更加细腻,金鲳鱼的肉质会粗糙一些,另外银鲳鱼属于纯天然养殖所以比饲养的好吃,味鲜。

8、那么鲳鱼到底食之有什么好处呢?

9、鲳鱼具有益气养血、补胃益精、滑利关节、柔筋利骨、对消化不良、脾虚泄泻、

10、贫血、筋骨酸痛、等症状有着不错的缓解功效,而且还能用于小儿久病体虚、气血不足、倦怠乏力、食欲不振等。

11、鲳鱼除了中间的一片骨头几乎没有刺,特别适合老人孩子吃,而且吃起来的烹饪方法也很多。不管是清蒸还是红烧,油炸、每一种烹饪方法都会有一种不一样的味蕾感受。

三、斗鲳和银鲳区别

银鲳:亦称镜鱼、平鱼,体形侧偏,呈卵圆形,银灰色,头小,吻圆,头胸相连明显,口、眼都很小,两颌各有一行细牙,食道侧囊内具有乳头状突起,嘴舌不能伸缩;头后侧感觉管从不延长,呈尖形,脊椎骨40~41。背鳍与臀鳍同形,稍长,呈镰状,成鱼腹鳍消失,鳍刺很短,尾鳍叉形,下叶长于上叶;体披细小的园鳞,颜色银白,故称银鲳。

斗鲳:本鱼背部灰褐色,两侧银白,鳍银灰,体高而侧扁,尾柄短,缺乏盾状鳞屑或肉质龙骨。吻钝圆,额头几乎是笔直的,眼小,口小,亚中位,向後、向下弯曲,侧线高,下面的背轮廓到尾柄,背鳍软条43-50枚;臀鳍软条39-42枚,体长可达40公分。

银鲳:为近海暖温性中下层鱼类,平时分散栖息于潮流缓慢,水深5米~110米的水域,早晨及黄昏时在水中上层活动,不甚活跃。喜欢在阴影处成群,小潮时鱼群更为集中。银鲳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区。

斗鲳:栖息在泥底质海域,偶尔会出现于河口,会成小群活动,属肉食性,以水母、栉水母、浮游生物等为食,可做为食用鱼。

银鲳作为海洋养殖的重要候选品种之一,已经受到广泛的关注,银鲳已被列入宁波“十三五”海洋种质工程四大主要地方特色水产养殖品种之一。

这完全符合《中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精神,其中提出要“切实提高我国海水良种覆盖率,推动一批人工繁殖已经取得阶段性突破、具备良好市场潜力且能代表不同海域环境和不同养殖模式的海水养殖新品种的产业化进程,加速优质种源的扩繁进度,推进我国海水养殖品种的结构调整”。

因此,开展银鲳规模化养殖符合我国海水养殖中远期规划,其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