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康熙景陵有多恐怖的问题,以及和康熙帝陵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康熙景陵是不是很恐怖
景陵是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康熙帝)的陵寝,位于遵化州西北七十里昌瑞山孝东陵之东稍南二里许。康熙的景陵,从空中俯瞰,整体呈半圆形,地位高者靠前居中,地位低下者居后。这座康熙皇帝的景陵,里面埋葬着康熙皇帝和他的众多皇后妃子们。但是,整座陵墓,皇帝竟然不是埋葬的唯一男性。
景陵地宫埋葬了康熙和元后赫舍里,继后钮祜禄氏,第三位皇后佟佳氏,和后来被追封的雍正生母乌雅氏,景陵妃园寝则埋葬了康熙的48位妃子,48位妃子里包括贵妃,嫔妃,常在,答应等人。
在景陵的妃园寝里却还葬着一个男性。按理说,景陵妃园寝,顾名思义,就是妃嫔的墓地,妃嫔死后,葬入秦诶,名正言顺,理所应当。但是在这里,不仅埋了康熙的48位妃子,还埋了他的儿子十八阿哥胤_,成为了这个妃园寝里唯一的一个男性。
康熙大帝的景陵何时被盗的啊
康熙大帝的景陵是在1945年9月被盗的。
1945年日本投降后,当时的中国仍是动荡不安,清东陵附近的一些土匪掀起了继1928年7月孙殿英之后的第二次盗掘清东陵文物的狂潮。
同年9月当地一个姓张的人纠集约300余人对景陵展开了大规模的盗掘,将尘封了200余年的景陵地宫打开把随葬珍宝全部盗走,康熙皇帝及四后一皇贵妃的骸骨散落在地宫之中,一片狼藉惨不忍睹。
景陵地宫的盗口一直对外开放了7年,直到1952年清东陵成立了文物保管所,当时的工作人员,把景陵的盗洞口密封起来,但是对地宫里面没有做任何清理。
1995年到1996年,清东陵文物管理处,对景陵的地面建筑进行了一次全面的修缮,使景陵的地面建筑基本上已经恢复历史原貌。
扩展资料:
景陵是康熙帝的陵寝,在清东陵孝陵的旁边。景陵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就是频发大火。对于古建筑来讲,这可是致命的事情。景陵在历史上共有过三次起火的记载。
第一次大火发生在光绪三十一年二月二十日,景陵的隆恩殿起火,把大殿全部烧毁。大殿是陵寝的主要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十分壮丽。
但是,人们更关心的是大殿中被烧毁的神碑。另外,这次大殿失火也波及了其他建筑。大火燃烧后,先是殃及了东西配殿,把两个配殿的琉璃瓦烤黑了,门窗也烤着了。
而大殿后面的三座琉璃门损失最大,琉璃件被烤坏,陵寝门被完全烤着,整个琉璃门毁于大火。这件事被守陵的大臣上报给了朝廷。
慈禧太后一听,吓了一跳,赶忙派出两个重量级的大臣前往查办,这两个人就是赵尔巽和铁良,一文一武,既有韬略,又有胆识。
他们二人被派往清东陵调查火灾事故,采取的办法就是提审当事人。这些守陵人早吓得面如土色,不知如何是好,经过提审、分析、调查,结果让人大吃一惊这场大火居然是一场怪火。
一怪是起火原因奇怪,我们国家的古建筑由于没有避雷设施,很容易在雨季被雷火击中而起火,这在北方很普遍。
旧历二月二十日,这个季节北方不会打雷,不打雷就没有雷击起火的可能。二怪是起火的地点不对。按常理,大火都是在地面开始起火,没有在房檐起火的,而这次大火就是在房檐突然起火。
于是,朝野上下议论纷纷,人心惶惶。不久,就传出了一些极为可怕的说法。有种说法说是那些守陵人所为。
原来,这些人平时可能偷过景陵的祭器,为了掩人耳目,或者怕被人察觉,便放了一把火,把大殿给烧了,从而混淆视听。
而赵尔巽和铁良这时就像两只泄了气的皮球一样,千头万绪,无从下手。两位一想,干脆来个明哲保身,难得糊涂,上了个折子,结论是这是一场怪火,无从查考。
第二次大火是一股奇火,发生在1945年。这场火不是发生在地面上,而是发生在地宫里,确切地说,这场火是从康熙皇帝的棺材之中喷出来的。
据盗陵犯交代,他们为了盗取康熙帝棺材之中的宝物,命令砸开那个最大的棺材。两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挥舞着斧头劈向棺材,根本劈不开。
于是,找来了一把大锯,奋力锯棺,就在将要打开的一刹那,从棺材之中居然喷出一团大火,这团火就像一个圆球一样蹿出来,直接扑向那两个人,很快就烧坏了他们的脸和身上的衣服,吓得他们赶紧扔下大锯逃之夭夭。
而当他们第二次再用斧劈棺的时候,居然再次喷出火来,又烧坏了盗贼的脸。难道是机关暗器吗?从康熙皇帝棺材中喷出的这股奇火,最终也没人解释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景陵的第三场大火最令人遗憾,它烧掉了康熙帝的一世英名,因为这场大火烧掉的是景陵的大碑楼。
这次大火发生在1952年7月14日,因雷击起火。景陵的这个大碑楼有许多独到之处,开创了清陵的几个第一。第一次由皇帝亲自书写碑文。
雍正皇帝为了表达自己的孝心,做了一件前所未有的大事,那就是亲自书写了大碑楼上的文字,有4300多字,这是他的首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景陵
乾隆和康熙的地宫都被盗了,为何裕陵对外开放,景陵却一直封闭
自秦汉以来,几乎每一位封建皇帝都非常重视给自己身后事,因此,大修陵墓就成为他们共同的选择。纵观历朝历代的皇家陵墓,规模最为巨大,结构最为完备的皇陵,当属清朝的皇陵。
然而,在风雨飘摇的中国大地上,许多皇家陵墓都难逃被盗被毁的命运,就连创建了康乾盛世的康熙、乾隆二人,他们的地宫同样也在清朝灭亡后遭遇了盗窃。令人想不通的是,既然乾隆的裕陵、康熙的景陵都已经被打开,为何只有乾隆的裕陵对外开放,景陵却一直不对外开放,这究竟是何原因呢?
康熙画像
康熙是康乾盛世的开创者,他也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执政长达61年,清朝正是在康熙年间,统治才彻底稳定下来。康熙为清朝接下来的长治久安打下了坚实基础,因此,康熙虽然没有某些人吹嘘的那么夸张,但是,对于清朝而言,康熙无疑算得上一代明君。
康熙于69岁去世,在他去世之前,其陵墓已于山前修建完成,这座陵墓的陵址就在距离孝陵1公里的地方。景陵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周围还有松树围护,是一块上好的风水宝地。由于康熙在位时间最久,修筑陵墓的时间自然也最长,相应的,陪葬品自然也是最丰富的,因此,在清代众多皇家陵墓中,康熙的陵寝遭灾祸的频率高居榜首。
清东陵
据史料记载,道光12年,景陵东朝房和西朝房先后起火,给这座陵寝造成了严重损失,然而,由于当时一直未曾查清是有人故意纵火,还是陵寝偶然起火,无奈之下,皇帝下令严重处罚了当时的守护大臣和八旗官兵。
到了光绪31年,景陵中的隆恩殿又于火灾中化为废墟,同时还殃及了陵寝中的东西配殿,直到1909年才完成重建,与上次起火事件相同的是,这一次的起火原因依然不详,至今仍是一个历史之谜。
除了频繁起火以外,景陵中的建筑总是莫名其妙的坍塌,比如在清王朝覆灭以后,陵寝中二柱门的西柱莫名其妙扑倒,摔成了碎断;上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有些建筑上的石柱和玉石栏杆总是突然倒下,直到近些年才重新恢复原貌。
景陵
此外,景陵还发生过两起重大的被盗案件。发生于1928年7月的东陵大盗案,导致整个陵寝地面建筑残缺不全,就连天花板、门匾、门扇窗都被洗劫一空,只剩下没有掘棺扬尸。1945年8月,由于国内局势动荡,东陵一带的盗匪又趁机作乱,这一次,康熙地宫几乎被洗劫一空,可谓是遭遇了灭顶之灾。
景陵地宫的入口相较于其他清朝皇帝的皇陵更为明显,盗贼张某带来了一堆人,挖了整整一夜终于进入了地宫,这一伙人更是丧心病狂,不但盗走了无数珍品,在盗窃过后还扬长而去,地宫入口就那样明目张胆地敞开。
从1945年盗墓贼洗劫景陵,将地宫彻底打开之后,由于中国长期的战乱,当时的景陵根本无人看管,地方政府也形同虚设,数年间,不但陵墓内的陪葬品被彻底洗劫一空,而且,由于地宫门一直处于敞开状态,地势较低,因此,陵墓几乎被积水彻底吞没。
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政府才有余力派人探查景陵详情。然而,由此时景陵已经被积水彻底淹没,另一方面,地宫内被多次洗劫之后,已经没有什么文物可言,因此,景陵被当时的地方政府选择封闭,直到现在仍没有重启打开。
关于康熙景陵有多恐怖和康熙帝陵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