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槐的生长有哪些习性
刺槐的生长习性:强阳性树种,不耐庇荫。喜较干燥而凉爽气候,较耐干旱瘠薄。在石灰性土、酸性土、中性土以及轻度盐碱土上能正常生长,但以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冲积砂质壤土上生长最佳。怕积水。浅根性,侧根发达。萌蘖性强,寿命较短,自水平根系上可生出萌蘖,抗风能力较弱,不宜在风口处栽植。根部有根瘤。
毛刺槐的生长环境
毛刺槐学名:Robinia hispida,豆科刺槐属落叶灌木,高0.6至3米,原产北美。枝、叶柄及花序上均密生红色长刺毛,小花3至7朵组成总状花序,花冠玫瑰红或淡紫色。花期5至8月,2003年引种推广并成功进行低位嫁接技术研究。
“春、夏、秋三季开花,发枝能力强,生长量大”是毛刺槐最显著的特点,在两季开花植物都非常少见,植物生长速度普遍较慢的三北地区,这个健壮的“外国先锋”获得了不少园林设计者的关注。
由于生长旺盛,毛刺槐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相对较高。在年降雨量180至400毫米地区每年需灌水3至4次,年降雨量大于400毫米的地区每年需灌水2至3次,方可保证其正常生长,5至7月最好结合灌水每月施追肥一次。毛刺槐喜疏松,透气性良好,在有机质含量0.8以上,pH值8.5以下,全盐含量0.3%以下的的土壤中生长良好。
刺槐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在年平均气温8~14℃、年降水量500~900毫米的地方生长良好。刺槐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性很强。最喜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湿润的粉砂土、砂壤土和壤土。对土壤酸碱度不敏感。在底土过于粘重坚硬、排水不良的粘土、粗砂土上生长不良。虽有一定抗旱能力,但在久旱不雨的严重干旱季节往往枯梢。不耐水湿,怕风,生长快,是世界上重要的速生树种。根浅,树冠浓密。结实早,产量丰富。材积生长旺期在15~20年以后,在较好的立地条件下,能保持到40年以上。造林最好选择有水浇条件、排水良好、深厚肥沃的砂壤土育苗。播种前先经热水浸种。以春播为主,但春季特别干旱的地方也可雨季播种。造林方法因地而异:在冬、春季多风,比较干燥寒冷地区可在秋季或早春采用截干造林;在气候比较温暖湿润而风少的地方可带干造林,以春季造林为好。刺槐的主要害虫有:白蚁、叶蝉、天牛、蚧、小皱蛾、槐蚜、刺槐尺蛾、刺槐种子小蜂等。
刺槐对环境的要求有哪些
刺槐是一种的高大的乔木类植物,可以长到20多米的高度,是真正的参天古树,它的枝条为灰色,刚长出来的时候上面披着一层薄薄的柔毛,随着逐渐的生长慢慢消失,它的叶片呈针刺状,长度大概在2公分左右。刺槐的原产地是在美国,属于温带的一种树木,适合生长在年均10-15度的气候环境中,现在在我国全国范围内都有种植,主要生长在海拔300-1200米的森林,山坡等地,生长在空气湿度比较湿润的地方,它的生长速度会非常快。刺槐对水分的多少非常敏感,如果常年种植在低洼的地方或者是地下水位比较高的地方的话,刺槐的生长速度就会很慢,还容易导致刺槐生病或者是出现烂根的现象,所以我们在种植刺槐的时候一定要控制好水量,只要保持土壤湿润就可以了。刺槐的枝干还是很好的木材,可以用来制作儿童玩具、木制家具等等。
刺槐原产地
刺槐原产地是美国。
刺槐原产美国。北纬23°-46°,东经86°-124°都有栽培。温带树种。在年平均气温8-14℃、年降雨量500-900毫米的地方生长良好。
刺槐根系浅而发达,易风倒,适应性强,为优良固沙保土树种。作为行道树、庭荫树、景观树。对二氧化硫、氯气、化学烟雾等具有一定的抗性,因此,可用于工厂、矿区等污染较重的地区绿化。
生长环境:
刺槐在中国华北平原,垂直分布在400-1200米之间。温带树种。在年平均气温8-14℃、年降雨量500-900毫米的地方生长良好;特别是空气湿度较大的沿海地区,其生长快。对水分条件很敏感,在地下水位过高、水分过多的地方生长缓慢,易诱发病害,造成植株烂根、枯梢甚至死亡。
有一定的抗旱能力。喜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湿润的壤土、沙质壤土、沙土或黏壤土,在中性土、酸性土、含盐量在0.3%以下的盐碱性土上都可以正常生长,在积水、通气不良的黏土上生长不良,甚至死亡。喜光,不耐庇荫。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刺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