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二胡独奏良宵,二胡教学良宵讲解示范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胡独奏"良宵"
《良宵》的特点是一气呵成。这首曲子自始至终贯串粉一条“线”,曲调抑、扬、顿、挫,在长篇歌唱性的旋律中,穿插粉锣鼓节奏和音响的模拟,这种穿擂为乐曲增添了色彩的变化。
《良宵》全曲只有64小节,乐曲采用D调,为2/4拍,由两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共32个小节。
第一部分(1--32小节)旋律进行很平稳,轻快流畅而富有歌唱性。在大部分的骨干音上(1、6、5、3、2)都装饰以小的回环,使得情绪变得更为明快。乐曲的开头用非常民族化又十分通俗的几个音符自然而顺畅地将主旋律引出,平稳的节奏,五声音阶的环绕级进,乐曲一开始便编织好了一个安详宁静的梦境,那种含蓄委婉的幸福豪不张扬地流淌于心底。该乐段音调当中出现的55两个音高相同而演奏方法不同的音,前一个5用空弦演奏,后一个5用内弦演奏,以此产生的音色变化表达出无拘无束、洋洋自得的愉快心情。装饰音的变化加上重复的渐弱处理,渲染着幸福的同时似乎又预示着平静的湖面将要泛起一点细小的波澜。第一部分的后半部比前半部分放开了许多。首先,表现在它的音程跳动上,除了六、七、八度的音程跳进外,还出现了十度的大跳。音区的拉宽为全曲增添了几分戏剧性色彩,前面一直很平稳的情绪在这里变得激动,过年的热闹气氛终于在此得以流露。轻快活泼的演奏更为优美抒情的旋律增加了欢快轻松的因素。乐曲多次在re音上使用的颤音技巧、多次的力度细微起伏以及多个地方出现的大跳音程(在第18小节出现了少见的十度音程)等既渲染了本乐段的轻松气氛,更为下一段的情绪深化奠定了基础。
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自第33小节至结尾也为32小节抒情性加强,旋律跌宕起伏,使得愉快的情绪更为高涨。该乐段以强力度在二把位的中高音区开始,继而上升到三把位的高音区,随后又通过二把位回到一把位,到最低音do,迂回婉转。该部分是很温馨的一段,音调环绕进行,节奏平稳舒缓,就像春天里流淌的溪水,轻柔而不失活泼。春节的喜庆洋洋,在音乐间尽情流露。接下来的曲调变得更加跳跃活泼起来,人们的情绪高涨起来,尤其是第四小节以后,几串十六分音符的出现使气氛热烈起来,人们在喜庆的节日里欢歌起舞的景象在乐曲中清晰浮现。乐曲的第45小节--48小节,以近似顿弓的演奏手法模仿小提琴中的拨弦效果,并通过内外弦音色的交替对比,让人如临其境,陶醉于欢腾热烈的喜庆浪潮中。紧接着,旋律又迅速推向明朗的高潮,情绪也随着旋律的拓宽,进入到更加高涨的层次。而后,音调又盘旋而下,使情绪被抑制下来,在渐慢、渐弱中以和谐、安静而结束全曲。
二胡曲良宵赏析
《良宵》,原名《除夜小唱》,是刘天华于1928年除夕即兴创作的一首二胡曲,是刘天华音乐生涯中写作时间最短的一首乐曲。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刘天华二胡曲《良宵》赏析的相关介绍,欢迎阅读!
二胡曲《良宵》乐曲赏析
《良宵》的特点是一气呵成。这首曲子自始至终贯串粉一条“线”,曲调抑、扬、顿、挫,在长篇歌唱性的旋律中,穿插粉锣鼓节奏和音响的模拟,这种穿擂为乐曲增添了色彩的变化。
第一部分
《良宵》全曲只有64小节,乐曲采用D调,为2/4拍,由两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共32个小节。
第一部分(1--32小节)旋律进行很平稳,轻快流畅而富有歌唱性。在大部分的骨干音上(1、6、5、3、2)都装饰以小的回环,使得情绪变得更为明快。乐曲的开头用非常民族化又十分通俗的几个音符自然而顺畅地将主旋律引出,平稳的节奏,五声音阶的环绕级进,乐曲一开始便编织好了一个安详宁静的梦境,那种含蓄委婉的幸福豪不张扬地流淌于心底。该乐段音调当中出现的55两个音高相同而演奏方法不同的音,前一个5用空弦演奏,后一个5用内弦演奏,以此产生的音色变化表达出无拘无束、洋洋自得的愉快心情。装饰音的变化加上重复的渐弱处理,渲染着幸福的同时似乎又预示着平静的湖面将要泛起一点细小的波澜。第一部分的后半部比前半部分放开了许多。首先,表现在它的音程跳动上,除了六、七、八度的音程跳进外,还出现了十度的大跳。音区的拉宽为全曲增添了几分戏剧性色彩,前面一直很平稳的情绪在这里变得激动,过年的热闹气氛终于在此得以流露。轻快活泼的演奏更为优美抒情的旋律增加了欢快轻松的因素。乐曲多次在re音上使用的颤音技巧、多次的力度细微起伏以及多个地方出现的大跳音程(在第18小节出现了少见的十度音程)等既渲染了本乐段的轻松气氛,更为下一段的情绪深化奠定了基础。
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自第33小节至结尾也为32小节抒情性加强,旋律跌宕起伏,使得愉快的情绪更为高涨。该乐段以强力度在二把位的中高音区开始,继而上升到三把位的高音区,随后又通过二把位回到一把位,到最低音do,迂回婉转。该部分是很温馨的一段,音调环绕进行,节奏平稳舒缓,就像春天里流淌的溪水,轻柔而不失活泼。春节的喜庆洋洋,在音乐间尽情流露。接下来的曲调变得更加跳跃活泼起来,人们的情绪高涨起来,尤其是第四小节以后,几串十六分音符的出现使气氛热烈起来,人们在喜庆的节日里欢歌起舞的景象在乐曲中清晰浮现。乐曲的第45小节--48小节,以近似顿弓的演奏手法模仿小提琴中的拨弦效果,并通过内外弦音色的交替对比,让人如临其境,陶醉于欢腾热烈的喜庆浪潮中。紧接着,旋律又迅速推向明朗的高潮,情绪也随着旋律的拓宽,进入到更加高涨的层次。而后,音调又盘旋而下,使情绪被抑制下来,在渐慢、渐弱中以和谐、安静而结束全曲。
二胡曲《良宵》的创作背景
1928年1月22日,正值除夕之夜,刘天华邀请了一些因经济困难等原因留校度寒假的学生到他家中过年。当时的他在几年不懈的努力下,在民乐改进方面有了很大进展,刚刚与同仁一起成立了“国乐改进社”,在理想一步步靠近现实的过程中感到了极大的欣慰,对未来、对胜利充满了希望。而室外,鞭炮四起,还不时传来孩子的嘻闹,一片过年时的喜气洋洋的景象。[1] [2]在这种其乐融融的情境之下,刘天华随手拿过二胡,任意拉着乐曲。拉着拉着,他忽然站起来,匆忙拿起纸笔,飞快地记下所拉的乐谱。就这样,边拉边记,边记边改,二胡独奏曲《良宵》就写出来了。
二胡曲《良宵》的演奏技巧
把握好“轻快如歌”的分寸,不可奏得太慢、太粘。要做到弓速平稳、弓分配合理自然,接音力度均匀。
揉弦和运弓力度的变化应根据音乐旋律的起伏和乐曲情绪的发展变化来合理安排。
换把、原位移指和跳把时要少带或不带滑音,但音的衔接应该自然流畅、不可机械,大音程的跳把要反复多练,以保证按音的准确和把握。
附点音前后的音符时值要严格、准确,尤其是跨小节的较长音符一定要保持衔接自然、时值充分。
二胡曲《良宵》的社会影响
《良宵》是刘天华创作十首二胡曲中唯一的一首即兴之作,也是写得最快,篇幅最为短小。在国家二胡考试中被规定为四级曲目,普遍认同《良宵》就是初级阶段演奏水平的反映,是一首较为简单短小精悍,通俗易懂,没有复杂的技巧要求。
二胡独奏《良宵》怎么拉
良宵是一曲非常优美的曲子,原名《除夜小唱》,民族音乐家刘天华创作于1928年。《良宵》是作者除夕与学生、友人欢聚时的即兴之作。在除夕之夜欢乐情绪感染下,作者兴致颇高,边拉边记谱,顷刻而成。此曲音乐形象单一、抒情、清新、明快,给人以怡然自得之感。乐曲充分发挥二胡各把位演奏的性能特点。方法,全曲分三段,第一段主要在上把上演奏,旋律流畅、浑厚如歌,开头的‘‘咪、唆、啦、哆、锐’’要用揉旋,才可以充分展现出此曲的优美的旋律出来;第二段主要在中把演奏,旋律明亮,激情有力;第三段主要在下把演奏,旋律昂扬、华彩多姿。全曲短小精悍,一气呵成。作者通过轻盈柔和、洒脱自如的旋律,生动描绘了他与友人欢叙守岁、共度良宵的愉悦心情。六十余年来,此曲仍充满了旺盛的生命力,曲中表现出的欢乐和激情,达到乐器性能的极致发挥,是二胡曲中的精品。祝你在练习的时后早日成功。二胡技术跟上一层楼。
OK,关于二胡独奏良宵和二胡教学良宵讲解示范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