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粮食日标志含义
1、世界粮食日是世界各国政府每年在10月16日围绕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举行纪念活动的日子。
2、中国自古以来即是农业大国,五谷作为粮食作物的典型代表,在我国的生产历史源远流长。五谷的选育不仅体现出先民们的智慧,更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明。
3、民以食为天,粮食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始终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地位。1972年,由于连续两年气候异常造成的世界性粮食歉收,加上苏联大量抢购谷物,出现了世界性粮食危机。联合国粮农组织于1973年和1974年相继召开了第一次和第二次粮食会议,以唤起世界,特别是第三世界注意粮食及农业生产问题。敦促各国政府和人民采取行动,增加粮食生产,更合理地进行粮食分配,与饥饿和营养不良作斗争。
4、但是,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世界粮食形势更趋严重。关于“世界粮食日”的决议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做出的。
世界粮食日纪念邮票的构图要素图形寓意
邮票以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绿色为底色,上方标注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徽标(英文简写FAO)及“世界粮食日(10月16日)”字样,主图是黄、白、黑三种不同肤色人的头像和麦穗。
笔者珍藏有一枚世界粮食日纪念邮票。这枚影写版邮票宽31毫米,高38.5毫米,面值8分,由著名邮票设计师邹建军设计。
金黄色的麦穗丰硕挺拔,麦叶左右伸张,形象传神,极富视觉冲击力,与左上角FAO标志内的麦穗相互映衬,很好地突出了纪念主题。
以民间传统剪影工艺呈现的三种不同肤色头像,整齐并列、线条流畅、轮廓优美,象征着世界人民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努力发展农业的决心。
邮票整体风格清新简洁,表现有力,具有较高的鉴赏与收藏价值。
世界粮食日纪念邮票的构图要素 图形寓意
1、本套邮票共1枚,为“世界粮食日”。主体图案是地球、黄、白、黑三种肤色的人像和麦穗。麦穗居于邮票画面的前景,色呈金黄,造型挺拔,线条有力,两支麦叶左右相扶,形象醒目,很好地突出了“粮食日”这一主题。不同肤色的人像整齐并列,轮廓优美,借鉴了人物剪影的民间工艺形式,使图像生动传神,极具概括力。地球呈扁圆形,线条柔和,与主体图案麦穗形成强烈对比。
2、人像和地球叠置在一起,象征着全世界不同种族、不同民族、不同肤色的人民都在重视粮食问题,决心致力于粮食和农业生产的发展,以改善人类的生活水平。图案采用了草绿色的背景底色,象征着生命的希望,与主图配合得十分谐调。图案上端为本套邮票的主题文字:“世界粮食日”,左上角是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徽志。
3、作者大胆运用色块对比映衬的表现手法,使整个图案设计显得简洁有力,对比强烈,宁静和谐,端庄雅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