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是怎样杂交培育新品种的
月季的杂交育种应当用5月份开出的第一批花做材料,进行去雄、套袋、收采花粉和授粉。有些品种的果实到7月中旬即开始变红成熟,果顶开劈,应及时采收脱粒,晒干后贮藏,大部分果实则在10月份才能成熟。
月季的雄蕊数量很多,花丝纤细,花药呈两唇状,灰褐色,密密麻麻地挤在雄蕊的周围。它们的特点是花粉粒不附着在花药上,花瓣全部展开后,在一天之内花药就能全部成熟,随着裂开,如果空气干燥,花粉粒会自动弹出而落在花瓣上。因此要想采到花粉,必须在花药裂开前把它们拔下来放在一个容器内,等它们裂开散出花粉后再进行人工授粉,不能拿花药在柱头上涂抹。
采粉前需事先准备一些小纸袋,在父本的花瓣展开后,立即把花药拔下来,随着放人纸袋内,并在袋上写上父本的名称和采粉时间。为了促使花药尽快裂开而散出花粉,有经验的育种工作者都把纸袋装入裤兜内,用人的体温来加速花药成熟而散出花粉。上午采集的花药,至下午4~5点会全部散出花粉,这时应将纸袋放人装有氯化钙的干燥瓶内,再放人冰箱的下层在5~IO℃的低温下进行贮存,再根据母本柱头的成熟情况,随时取出授粉。天热时取下的花药应及时放入冰箱贮存。
雄蕊柱头比雄蕊成熟晚,待柱头上刚刚分泌出亮晶的粘液时应立即授粉,用毛笔尖沾上花粉粒细心地在柱头上涂抹,2天内共涂抹3~4次即可受孕。脱粒后的杂交种子应以每个果实内的种子为一个单位,先缝入小布袋内,再用湿沙将小布袋埋入花盆内沙藏一冬,保持一5℃~O℃的低温,来年3月中下旬分别插入小花盆内,切勿使杂交组合之间紊乱。
经过沙藏的种子发芽快,出苗整齐,有些当年即可开花在同一杂交组合中,其花型并不完全一样,经常出现畸形花瓤,性状极不稳定,因此对第一代杂种实生苗先不要选择和淘汰,在花蕾开放前进行套袋,让它们自花授粉而取第二代杂交种子继续播种。等第二代杂交种子成株后,首先淘汰那些没有观赏价值的个体,再认真鉴别和比较,从中选出既有母本优良性状又具有父本优良性状的个体,待它们的性状稳定不变后,再用扦插或嫁接方法进行无性繁殖,如果营养苗不向坏的方面转化即可命名和推广了。通过杂交来培育月季新品种至少需要6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实现。
怎样对月季进行杂交育种
1、清除芽点:授过粉的植株上长出很多芽点的时候,要掰掉所有芽点。因为养分是向上输送的,当芽点长出来超过果子的时候,芽点占据主导地位,大部分营养被输送到芽点上,供给开花,果实就会营养不足,导致失败。
2、亲本的选择:亲本的选择,主要根据栽培目的,考虑育种方向,选择有优势的品种。如果选择小花,就要考虑抗病性,花量和特殊的颜色。母本的选择一般来说还是建议选择大花重瓣的品种,培育出来后代基本不会太差。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盆土:花盆的选择不用很花哨,透水、透气的普通泥盆就可以。新的泥盆在使用之前,先用水将其浸透使用。刚扦插的小买哦选择15厘米左右的小花盆,1~2年生的月季苗选择18~20厘米的花盆,根据植株的大小逐渐增大。
2、温度:月季花最适宜的生长温度在18~20℃,因此在每年的4~5月,9~10月,花朵较大,花色艳丽。随着温度升高当温度稳定在30℃左右时,花朵色小,味淡,观赏价值低,易受到病虫的侵害。
3、月季花为喜阳植物,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每天的光照时间不能低于5~6小时,否则枝叶瘦弱,会出现徒长枝。一般盆栽月季的养护,将其放在阳光充足处,夏季遮阴,降温即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月月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月季花
月季怎样育苗
月季是蔷薇科蔷薇属落叶灌木,别名月季花、长春花、月月红、斗雪红、四季蔷薇等。现在广泛栽培的是现代月季。月季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也是五大切花之一。在作切花商品以及文学作品的描述时几乎都是叫玫瑰而不叫月季。条件适宜四季开花,树姿优美,花色鲜艳,花容秀美,芳香馥郁,园林和庭院的布置几乎离不开月季。
(1)扦插繁殖。既可用1年生的硬枝扦插,又可用当年生半木质化的枝条扦插。硬枝扦插的插穗长15厘米左右,有3个芽。秋季落叶后结合修剪选健壮的枝条作插穗,当时扦插,或沙藏第2年春天扦插。在沙子上或沙土上扦插,扦插深度一般为插穗长度的2/3左右。扦插后经常喷水保湿是生根成活的关键措施。为了扦插后容易生根和成活,用带踵插穗,就是在1年生枝条上剪下一小段2年生枝(这段2年生枝叫踵)。
在生长旺季,于枝条基部第3~4节叶的下部,进行宽度3毫米的环状剥皮,15~20天后环切部位长成愈伤组织,然后剪下作插穗,长6~8厘米,保留2~3片小叶,扦插深度2~3厘米,扦插后15天左右生根。扦插数量不是很多的最好用开花后的顶枝作插穗,一般在花落2天前后,腋芽还没萌动时最好,生根容易。
还可以用水插。用棕色玻璃瓶或大口玻璃瓶,内装80%~90%的水。如用大口玻璃瓶,在瓶体外面围一层黑色纸防止藻类生长。将插穗插入水中2/3左右,不要触及瓶底,瓶口塞以棉花或泡沫塑料块固定插穗。然后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稍见阳光,但不可暴晒。2~3天换1次清水,水质要清洁,温度适宜时,15天左右切口表面长出愈伤组织,一般25天后就能长出新根。
大量繁殖时,无论用哪种插穗,都可用50毫克/千克吲哚丁酸药液处理插穗基部8~12小时,能加速生根。
(2)嫁接繁殖。扦插不容易生根的或优良的品种用嫁接繁殖。嫁接苗比扦插苗生长快,当年就可育成粗壮的大苗,但一般4~6年后开始衰老。主要用芽接,也可枝接。芽接生长快、开花早,并可在整个生长旺季进行嫁接,当砧木树皮容易剥离时,操作方便。枝接的南方可在冬季,北方可在叶芽萌动前进行。砧木用粉团蔷薇、野蔷薇、十姐妹月季等。
芽接做法:选取当年萌发的枝条作接穗,接穗上的腋芽要发育饱满充实。剪去叶片,从接穗芽的下方约1.3厘米处往上切削,直到芽的上方大约2.5厘米处,第2刀在芽上方1.3~2厘米处作水平切口,把接芽切下。接着按切下的芽片大小,把砧木先作垂直切口,后作水平切口,形成“T”形,用刀挑开表皮,立即把接芽插进砧木接口中,使两个削面贴合对齐,然后用塑料薄膜条捆扎严实,遮荫。要防雨淋,嫁接后10天检查成活情况,一般10天左右接芽与砧木即已愈合,并开始生长。如10~15天接芽颜色鲜绿表明成活,如没活要补接。接活后去掉遮荫物,并把砧木上发出的幼芽剥除,但砧木上的老叶要保留,使其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当新芽长到15~20厘米最好支架绑扎,防止新枝被风吹断。当新枝木质化并发出新芽时,将砧木上的枝叶全部剪除。当嫁接苗新芽长至10厘米左右时,去掉绑扎物。
(3)播种育苗。播种育苗用于育种和繁殖砧木。将收的种子沙藏,春季在露地苗床播种。育种的可在温室播种。覆盖种子的土壤应疏松。
还可用分株、压条和组织培养繁殖。